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局长信箱
首页行业资讯

“天坑”与地震无关地质专家解密成都地陷原因

时间:2010-06-28 00:00:00 浏览次数:0


“天坑”与地震无关

——地质专家解密成都地陷原因

  颖 喻秦军 罗会江

    今年4月以来,成都地区相继出现多个“天坑”,令当地居民恐慌不已,并引发诸多骇人听闻的猜测。有人说是强震前兆,有人认为今年成都极端天气会很频繁。
     6月2,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俊贤受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带领4人专家组,前往大邑、崇州,对两个“天坑”进行实地勘查。
解译:事出有因,不必恐慌
     5月27,四川省大邑新场镇一处水田突然发生地面塌陷,形成一个深1.5、中间直径约1,地面直径30厘米,上小下大“坛子”状的天坑。更让人惊异的是,在天坑附近劳作的老乡还看到有大约50厘米高的水柱从天坑中喷出。
    在大邑“天坑”现场,刘俊贤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踩着泥泞的田间小径,详细查看周围地质环境,终于对这个给当地人带来不安的“天坑”成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来,距水田约20处,2007年某单位曾经做过一个三维物探的爆破工程,放炮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周围的土层震松,在天坑处,形成了裂缝,天长日久,日晒雨淋。加之地下水的侵蚀,地表下裂隙周围的细砂石随水流走,地表层被架空,由于近段时间雨水不断,裂缝中充满水,而下雨时架空的土层掉下就形成了天坑。掉下的土层重力挤压,将地下水从裂缝中挤出地面,而形成了喷水。
    刘俊贤介绍,天坑实际上是一种地面塌陷现象,过去早有发生,只是人们没有过多关注。发生的原因与地质背景以及人类活动有关。地层松散、岩溶发育的地区,在干旱、降雨,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扰动,如打井和建筑等,都可能诱发地面塌陷。
    专家说,成都地区的地层基本上是砂砾层,上面是土层,下面是流砂层,细沙较多,岩石胶结不够,较松散,承载力不高。由于地下水发育,一旦沙随水流走,就容易使上覆土层架空而垮塌,成为所谓的“天坑”。
告诫:合理使用地下水
    5月30,崇州怀远镇的一处水田发生同样的地面塌陷,坑深约3~5,最大直径3左右。天坑周围的水井在抽水时,时有时无。
    经过专家组实际勘查,原来距离水田大约50远的地方,有一口深约60的深井,系一企业打冲击钻成孔的水井。2008年竣工后开始抽水,抽水量每天200吨。因水井降深过大,因此影响半径大,在该井周围地下形成了一个地下水“漏斗”。由于成井工艺的缺陷,水井抽水时,周围地层的细沙随地下水流进水井而被抽出。常年抽采地下水,日积月累,使砂卵石层中的细粒沙逐渐被地下水带走,使地表层下被水“淘空”,从而发生了塌陷。而附近几户农家的水井出水一直断断续续,也印证了这种推测。
    刘俊贤建议,立即减少企业的抽水量为2/小时,每天不超过100吨,这样水井降深浅了,“漏斗”聚沙量随之缩减,就不会出现继续下陷,如果维持现有抽水量,就会出现更多的塌陷。
支招:黏土回填可解危
    刘俊贤说,对目前这两处天坑治理起来还是十分简单,只要用黏土回填夯实,再减少周围地下水的抽采量就可以了。
    他指出,其实这种地面塌陷还是比较普遍,比如上世纪80年代,成都市东郊一幢住宅楼,由于邻近钢管厂一口1958年建成的水井不断抽水,也引起过塌陷,造成了该单元楼房成为地下悬空的建筑,当时参与勘察的刘俊贤就建议运来黏土等进行回填处理,现在该楼房还在继续使用,没有出现安全问题。由于成都地区地处成都平原,地下砂卵石层分布广,但深浅不一,造成的“天坑”也各不一样,不过这些基本上都跟地层构造和人为因素有关。
    刘俊贤表示,对于成都这样的地质背景地区,人们在进行各类工程活动时,一定要避免诱发地质灾害,如,居民区50以内不能开打供水井;建筑时打降水孔要求含砂量不能大于二万分之一。
    针对地震对天坑的形成是否有影响的疑问,刘俊贤表示,“5·12地震对成都没有影响,但对灾区断裂带有影响。强地震使灾区地层疏松、地层互相挤压、错位,人类工程活动的扰动,易引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在汛期降雨的影响下,极容易发生垮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地质工作者要加大排查力度,加快治理进度。
    专家同时建议,各地建筑用地应提前做好地灾危险性评估,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科学分析,专家组得出初步结论:大邑、崇州两处“天坑”均系人为因素造成的塌陷,与地震、极端天气无关。这解除了当地居民的恐慌,当地人们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信息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