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 一路辉煌——甘肃局综合普查队35年发展纪实
时间:2010-08-12 00:00:00 浏览次数:0
锐意进取 一路辉煌
——甘肃局综合普查队35年发展纪实
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如今已经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35年来,综合普查队不断超越和发展,走过了一段找矿探宝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甘肃省经济和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35年来,普查队累计提交各种专业技术成果报告200余件,完成大中型物探、测量报告100多件,完成地震物理点20多万个。结合生产完成科研项目25项(Ⅰ、Ⅱ类科研项目10项,Ⅲ类15项),荣获煤炭工业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颁发的奖项共23项。 2003年被甘肃煤田地质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35年来,普查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煤田地质人,为该队经济发展奠定了三座历史丰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找矿探宝,成就辉煌
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成立于1975年,是一支集生产和科研为一体的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人员精干的物探、测量、工程勘查队伍。35年来,普查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为国家煤炭、水资源的新发现及矿区的生产、建设和服务做出了贡献。
第一座丰碑:电法勘探的科研成就。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初是普查队电法勘探史上的黄金时代,从方法研究到仪器设计制造均处于全国煤炭领域领先水平,先后涌现出两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贾永立和罗东山,成为全国煤田电法科研生产的先进单位。其中,贾永立、罗东山、刘继东等人分别获得了煤炭工业部和总局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共3项。以贾永立为首的技术人员研制的“浅层频率深仪”等4项科研成果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收入了1989年聂荣臻帅担任总顾问、并有聂荣臻等人题词的《新中国科技精英谱》一书中。
第二座丰碑:地震勘探的辉煌成就。1992年,普查队在宁夏羊场湾煤矿完成了第一个煤矿采区地震勘探项目,赢得了国家开发银行、总局及业主的一致好评,项目报告获得了总局第八届优秀报告奖,该项目的完成提升了普查队在全国煤田地震勘探领域的形象。之后,普查队组建了全国煤田地质系统第一个沙漠地震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宁夏灵武灵新矿采区地震勘探中首战成功。随后,普查队通过反复试验,在以前被定性为地震勘探禁区的巨厚黄土覆盖区(214m以上)兰州海石湾矿区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果,使该队地震勘探突破山区,具备了在戈壁沙漠区和巨厚黄土覆盖区施工的能力。2000年在靖远大水头煤矿完成了甘肃省煤矿第一个三维地震勘探,使普查队步入全国煤炭地震勘探的先进行列。2003年从加拿大引进ARISE遥测数字地震仪600多道,2004年从法国引进当今世界先进的428XL地震数据采集系统1000道,2009年又从加拿大引进ARISE遥测数字地震仪600多道,普查队设备能力大大提高。
第三座丰碑:物探、测绘和华辰酒店三足鼎立。近年来,普查队为宁夏鸳鸯湖矿区提供了超大面积二维、三维沙漠地震勘探,完成三维地震勘探面积100多平方千米,如今占有宁夏煤业集团地震勘探市场份额的40%-60%。宁夏地震勘探领域的巨大成功,使普查队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选的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优秀专业报告奖。数字化工程院产值由最初的几十万发展到如今的上千万,科研成果依然层出不穷。近年来,普查队通过地勘主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建起资产达数千万的四星级华辰酒店,对完善该队产业结构,增强抗风险综合能力,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是该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可爱的人,可贵的精神
35年来,普查队涌现出几代优秀的煤田地质人,他们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普查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宝贵精神在全局上下、在一代代地质工作者中不断传递,凝聚成了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以贾永立、罗东山为首的技术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研制的高导磁线框填补了国内空白,是自主创新的典范。普查队当代煤田地质人继承和弘扬老一辈地质人的创新精神,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取得了全局和同行业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为该队赢得了很高声誉,促进了全队的发展。
普查队历届领导班子靠着公而忘私、献身地质事业的奉献精神积极开拓市场。几位领导常年奔波在野外一线,经常连春节都不能回家。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在连续3年领取低工资的情况下,普查队的广大职工仍然默默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青春和力量。退休多年的老一辈专家为队上培养青年人才,帮助队上编制、审核地质报告,为普查队地质工作奉献了全部的力量。
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越是能折射出普查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地勘市场缺少项目,普查队艰苦探索、积极培育有利因素,进军工程施工业、宾馆旅游业和工商业。在地勘市场回暖时,他们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地勘主业。
在“大地质、大市场”视野中,普查队不断加快对外交流协作步伐,积极向内蒙古、新疆、广东、陕西、安徽等地质单位学习发展路子;不断强化和地质矿产、资源能源等部门以及煤业、矿业、产业等集团公司的信息沟通。面对“事转企”的挑战,更加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35年来,普查队引进一批又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并出资培养了2名研究生。今年,普查队又录用大中专毕业生15名,创该队历史新高,为该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展望未来 再创辉煌
35年的雄关漫道,35年的创新辉煌。当前,普查队物探测绘事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然而,经过多年的地质工作,浅层的、有露头的煤田大多已经找出,所剩的多是隐伏和深部区域,地质工作全面进入“探边摸底,攻深找盲”的新阶段,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新的找矿突破。如何进一步发挥地质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努力实现找矿新的重大突破,是普查队新的历史使命。而越是在新的找矿突破面临瓶颈制约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煤炭地质行业精神,立足地勘主业、发展好地勘主业,利用综合勘探高科技先进手段开展多矿种勘探,为推动煤炭地质事业大发展和构建和谐地质家园而努力奋斗!
本文先后刊登于《甘肃地矿报》、《中煤地质报》、《人民日报》作品网、《天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