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局长信箱
首页一三三队组织机构

忆昨日 看今天 畅未来

时间:2010-09-14 00:00:00 浏览次数:0

成立时间及工作成果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三三队为甘肃煤田地质局下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533月,是甘肃第一支煤田地质勘探的队伍。主要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勘查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液体矿产勘查及石油钻探。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共施工资源勘探钻孔7750多个、累计钻探进尺80余万米,地球物理测井70余万米,地震电法勘探测线长6000多公里和近2个物理点,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10余件,探明煤炭精查储量45亿吨、地下水资源储量(开采量)805903/日。在我们身后一座座大型煤矿和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甘肃的煤炭工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回顾一三三队的演变和发展,建队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一三三队班子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兴队,不断深化发展,加强内部管理,扩大勘查范围,努力开拓新市场,逐步适应新环境,使这支勘探队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历尽沧桑,在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马宗山到子午岭,从祁连山到毛乌素沙漠,长年累月跋涉在崇山峻岭、戈壁荒漠和草原旷野,在气候恶劣、交通险阻的条件下,先后完成了甘肃山丹、大马营、东水泉、靖远、窑街、阿干、永登、天祝、兰州外围、临洮、渭源、环县、正宁、会宁;宁夏的石炭井、枣泉、韦州、梅花井、积家井;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锡林特市西乌旗柴达木;青海的刚察县外力哈达滩、德令哈市红山沟等地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在此期间,19838月至19896月全面完成的枣泉井田精查任务,创造了全国煤田地质系统闻名的“枣泉精神”,提交的《报告》被评为全国优级报告,受到地质总局的表彰。

职工队伍及生产设备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三三队现有职工752人,其中在职职工382人,离退休职工370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54人;目前,专业门类涉及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金属地质、地球物理测井、其它各类资源勘探钻井施工等专业,拥有各类钻探、地勘、物测等研究设备100余台(套),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加强了计算机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地质勘查工作的科技含量。人员技术力量及勘探生产设备可以满足固体矿产勘查和地质钻探工程各种类型项目的勘查与施工要求,具备固体矿产勘查和地质钻探工程施工的甲级资质,气体勘查乙级资质,建筑安装总承二级资质和房地产开发肆级资质。

对外创收及职工生活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我队的经济发展,先后成立了6个创收性实体。即:勘察院、资源勘探工程公司、基础公司、测井公司、甘肃陇原华辰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2008年完成对外创收3035万元,创利润505万元;2009年全年共完成预算外总收入4097.21万元,净收入669.92万元。同时,随着我队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群众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职工收入从2003年的7623元增长到2008年的23800元。职工住房由原来的平均5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80平方米以上,职工基本告别了过去低矮破旧的窑洞,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平)房。

5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一三三队走过了奉献的计划时期,闯市场的艰难阶段,也赶上了地质勘查的“第二个春天”的快速发展。目前,一三三队的各项事业都步入了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抢抓项目,积极探索探采一体化发展,相信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队班子带领全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和顽强拼搏下,一三三队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