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物探院庆阳合水勘探项目告捷
时间:2011-08-08 00:00:00 浏览次数:0
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队物探院庆阳合水勘探项目告捷
2011年7月13日,对一四九队物探人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天。傍晚9点一刻,随着仪器操作员一声令下:“5000充电……5000可以充电……”砰!这响声响彻沟壑。一时间,掌声随炮声汇成胜利的凯歌,标志着我队承揽的庆阳合水二维地震勘探项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月的合水青山远淡,墨韵悠长。如果把甘肃地理板块喻为下漂的飞天,庆阳就是她婀娜温热的臂弯。以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身份来到这里之后,才知道,除了美景,还有一种精神叫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物探职工们秉承着地质人的专业和信仰,用脚步丈量着大地,用智慧征服着每一个难题,用锐眼洞察着每一个矿带。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在茫茫的黄土塬,一干就是几个月,为国家寻找煤炭宝藏。
4月16日,这是我们到合水以来最为刻骨的一天。面对山大沟深、无路可走、测量、施工、下药困难等诸多问题,队员们早晨6点就开始了一天的地震物理取点,带上一杯白开水、两个馒头、一袋榨菜出发了。在东方刚刚发亮中,放线、下药、架站、查线、取点……按照惯例,11点时候,基本上每日的第一响就该准时奏响了。但是今天,12点过去了,13点过去,14点过去了,直到15点多的时候才听到了一声炮响。原因是当地老百姓因为赔偿问题阻碍施工,一时间,骂声、喊声、抢地震测线的行为使工区乱成一团。不管院长李治中怎么苦口婆心,费尽心思的劝说、协调、让步都无济于事。副院长何俊林、蔡新伟也分布在线头和线尾绞尽脑汁的协调着。老乡漫天要价,扣人扣车,拉断了测线,抢了采集站,一直僵持到凌晨2点。经过谈判,在押了11辆大小车辆的条件下,所有工作人员才得以释放。疲惫早已替代了饥饿,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住处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天,直到4月20号,在协调难度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院领导向上级进行了汇报,杨队长当机立断,从队机关及各实体抽调了工会副主席张克凌、八里窑物业副主任任润平、质管科副科长周洲、宾馆安保部经理赵勇及勘查院师浩连夜赶赴合水工地,协助物探院做协调工作。在这些同志的大力支持下,施工得到了有力的推进。他们有的不顾年老体弱,有的唱完红脸唱白脸,每天都冲在第一线。哪里有阻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问题,哪里就听到他们的唇枪舌剑,早出晚归,身体力行,凭借经验讲政策、讲法律、讲困难,硬是攻下一道道难关,为项目的开展助了一臂之力。物探职工无不赞扬他们的牺牲精神和队领导的正确安排。
6月23日,为鼓励物探院全体职工克服困难的斗志,省局副局长兼我队队长杨永昌一行来到合水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亲切看望一线职工,并为物探院颁发了省局党委授予的冬季勘查会战“党员先锋岗”荣誉牌,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
本着高度的责任感,秉承着地质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截止六月底,合水西——宁县北项目共完成测线115.22公里,生产物理点5799个。
七月的陇东大地骄阳似火、奔腾激荡。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物探院全体职工满载“为党旗填光彩,为地勘做贡献”的激情,用实际行动为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7月1日,我们取得物理点221个,开创了建院以来日过200个物理点的先河。
7月4日,主管副队长武永青和副队长贾时茂再次来到项目部看望慰问了奋战在高温酷暑下的一线职工。
领导的关怀,使我院职工深受鼓舞。大家斗志昂扬,连续作战,7月13日,伴随着“桩号5000”的一声炮响,结束了合水东——宁县北二维地震项目,共完成测线98.9公里,物理点4840个。在合水和宁县的勘探中,累计完成物理点10639个,创造产值1521.37万元,为局、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充分证明,物探院是一支能征善战、装备精良、年轻有为的队伍。
许多有益的启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和队领导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机关干部和全队职工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发展抓项目、保证抓党建,得益于全院职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为有奉献多壮志,敢叫旧貌换新颜。下半年,我们将在队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抢抓项目,为全队的发展和物探院的不断壮大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