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局长信箱
首页行业资讯

实施整装勘查方能推进找矿重大突破

时间:2012-05-29 00:00:00 浏览次数:0

    根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部署,国土资源部于201132日在全国19个重点成矿区(带)设立了首批47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整装勘查区。首批47片整装勘查区包括了鄂尔多斯盆地、伊犁盆地等传统油气矿产区,也列入了国内多个省市的铁矿、有色金属、稀土等重点资源产地。
  所谓矿产资源整装勘查,是指在同一构造成矿区带上,对同一构造单元的成矿集中区,按照科学规划、统一部暑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要素,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力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发现和评价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或特大型矿产地的有效形式。
  而国土资源部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推出的整装勘查目的性和针对性则更强,那就是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以国家紧缺矿种、找矿风险大而又具有找矿突破潜力的矿种为主,以集中成片、集中勘查的方式推进工作,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在去年于云南召开的全国整装勘查经验交流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对此表述得很清楚:一是整装勘查要根据规划重点考虑国家紧缺矿种、找矿风险大的矿种;二是在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相近的区域选择;三是整装勘查区应该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由此不难判断,这次设立的整装勘查区,主要目的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努力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事实上,整装勘查作为一个全新的矿产资源勘查模式,也经历了一个逐渐认识、反复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广泛、深入、持久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为整装勘查提供了厚实强大的理论基础,而“泥河模式”、“嵩县模式”等一批鲜活生动找矿实践的不断涌现,又为整装勘查奠定了坚实稳靠的实践基础。可以说,正是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的理论成果与地质找矿实践成果的有机结合、“合二为一”,才有了整装勘查模式的诞生,才形成了“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为内容的地质找矿新机制。
  共5句话、20个字的地质找矿新机制,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前三句话讲的是各项资金的定位,整装勘查则是组织措施,而快速突破则是最终的目标。只有通过推进整装勘查,才能达到快速突破的目的。显而易见,整装勘查是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核心,也是找矿快速突破的有效组织形式,将直接决定着找矿突破行动的成败。所以,推进整装勘查不能偏离地质找矿新机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整装勘查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出钱的“大会战”。
  其实,对整装勘查如何实施和推进,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徐绍史曾多次作出明确要求,他强调指出,坚持地质找矿新机制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个核心要求,整装勘查就是要在47片整装勘查区这些地质找矿的有利地区,引进大企业,大投入、大兵团作战,多工种、多技术、多手段、多目标地进行综合部署,取得大量的找矿信息,争取把点拉成线,把线扩成面,来扩大找矿成果,获得重大突破。
  整装勘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地质找矿是一项应用知识与技术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跟传统的矿产资源勘查组织形式相比,整装勘查更富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仅要加强科研工作,创立适应于本矿床的成矿规律,还要强化实践,逐步积累实践经验,更要加强综合研究,多种手段方法并用,尽快实现找矿突破。所以,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必须创新组织管理形式,要整体部署,加强研究,相互配合,有序推进,加快进度。
  矿业权管理是推进整装勘查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矿产资源勘查还面临着勘查区域内条块分割、矿权分散的难题。如果不加强矿业权的统一集中管理,把这些分散的矿业权整合为一个主体实施统一部署、整装勘查,还跟以前那样零打碎敲、小打小闹、单兵作战,还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相互封闭,不实现资料信息共享,就不可能找到好矿、大矿,更无法实现找矿突破。即便是找到了矿,也形不成规模和气候。所以,整装勘查必须先整合矿权,对原先设立的零散矿权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集中为一;对勘查空白区要统一规划,按照整装勘查的要求,编制出合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力避多、散、乱。
  对此,国土资源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整装勘查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矿业权分类管理,规范矿业权出让,严格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全面实行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同时明确指出,要通过划定整装勘查区,加快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和审查,优选实施整装勘查的探矿权人,落实探矿权人整装勘查责任,严格规范探矿权转让及矿种变更等措施来促进整装勘查区快速突破。
  整装勘查必须要打造一个制度平台,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做到中央、地方、企业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结合,市场和机制结合,“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充分调动各方尤其是地勘单位找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地方政府及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为地勘单位找矿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引导地勘单位通过找矿积累资本,引导地勘单位在企业化的道路上与大企业联盟,抓住难得机遇走向市场。同时,还要大力培育探采一体化企业,鼓励既有勘查技术又有经济实力的勘查主体走“探采一体化”路子。在地质找矿实践中所涌现出的“泥河模式”或是“嵩县模式”,都再一次证明,只有探矿就是为了采矿,找矿的速度才会加快,整装勘查才能出成果;只有从找矿部署、方案制定、管理、服务和监督以及找矿技术、资金、队伍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才能最终促成找矿的重大突破。
  整装勘查还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特别是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商业资本优势。要实现找矿突破,仅靠财政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必须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新机制之所以把“商业跟进”由原先的第三位也就是“基金衔接”之后调整提前到第二位,放在了“基金衔接”之前,其目的也就在于此。在矿业权配置上,也突出了对资本优势企业的倾斜,对资本与技术结合找矿的优先配置矿业权。因商业资金及时跟进而促进找矿突破的生动实践很多。河南地矿局与矿山企业紧密合作,实施“订单式”找矿,实现了快速突破,使东天山的钼矿勘查期大大缩短,“泥河模式”也因为中国五矿集团的及时介入,才能在短期内找到了大矿。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如火如荼,整装勘查紧锣密鼓。只要我们坚持地质找矿新机制不动摇,强力组织和推进整装勘查,“358”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