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队员的情怀
时间:2017-03-16 11:55:14 浏览次数:0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这首著名的歌曲,描述了地质人在计划经济时代,手握原始的工具,人扛马拉,凭着一腔热血战天斗地的情景。虽然,那时的地质队国家虽然每年有资金投入,工作量也有保证,但基地的简陋,远离城市的落伍,以及野外工作的艰苦,让地质人们生活异常艰辛。纵览老一辈地质人哪个不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哪个不是在“山谷的风”的陶冶之下,建树伟业?因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只有献身地质,走进深山、戈壁、沙漠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扩大自己的视野。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在岁月中消失,但一个人的拳拳之心却能永世长存。
既然投入大山的怀抱,就必须学会坚强;既然选择了地质事业,就必须无怨无悔地付出。空旷的戈壁,苍凉的沙漠,辽阔的草原,磅礴的大山,如果这一切只是一次短暂的旅游,对旅行者来说将是最大限度地亲近大自然,一切都将是那么得美不胜收。但野外地质工作者呢?他们要在毫无人烟的沙漠,漫无边际的草原,与世隔绝的大山长期作业,过着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生活。常年离开喧嚣城市,在各种没有多少人烟的环境工作,离开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本身就是一种折磨,风雨的洗礼,饥寒的考验 。
我出生在一个地勘家庭,父母都是老地勘人。小时候我常常问妈妈:爸爸怎么总不在家,我好想念他,我多想让爸爸看看我刚长出的乳牙;我多想骑在爸爸背上数一数他新增的白发。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爸爸的印象几乎是空白的,他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只是在春节的时候回家小住几天……那时候他总是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我高高地举过头顶,嘴里说着:“儿子快长大吧”……渐渐的我在懵懂中听妈妈说爸爸是个地质队员,整天在大山里摸爬滚打和石头打交道。但我还是不明白,地质队员是干啥的?大山里有什么好呀?硬生生的石头有啥好玩的?每当我看到远处的崇山峻岭,就会出神地望着,天真地想:“爸爸会不会在那大山里?我有一双翅膀飞进山里看看爸爸该有多好啊!”过去有一首描写地质队员夫妻聚少离多的诗,十分感人,其中一句说:一年穿破三年衣,三年不见一年妻;我与父亲相见的机会也可套用这样的诗句:父子终年难相聚,十年相见半年余。为此我也常常埋怨爸爸老不在家,对我们的照顾太少。可妈妈说:你爸爸是一名地质队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所从事的事业很伟大。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暑假时,妈妈带我到工区去看望爸爸,那地方属于缺水地区,周围人烟稀少,也很少有树木。当我们找到工地时,看到钻工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工作,身上沾满了油污和泥浆,皮肤晒得黝黑发亮,有首打油诗;晴天一身油,雨天一身泥,远看是逃难的,近看是讨饭的,细看才是钻探的。我长大后才体会到这是钻探工人们真实的写照,爸爸正在那里检查岩芯,又黑又瘦,满脸胡子茬,要不是爸爸过来一下把我抱起,我几乎认不出来那就是在我心目中英俊帅气的爸爸。野外的生活异常艰苦,缺这少那的,吃晚饭的时候,我体验了一下钻工们的生活,蔬菜很少,馒头里夹带着沙粒,令人难以下咽,爸爸和叔叔们却吃得很香甜,爸爸还幽默的说“这是带着佐料的馒头,平常还吃不到呢,正是这种乐观的精神使得野外生活有了乐趣,山谷晚上很凉,温差比较大,让我想起了小学课本里描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炉吃西瓜。晚上依偎在爸爸的怀里,看着满天的繁星,听爸爸唱《地质队员之歌》,这是爸爸最喜欢唱的歌曲,每次唱起这首歌都很投入,我问为什么您老是唱这首歌,爸爸说这是我们地质队员自己的歌,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反映着我们地质人的情怀,从这首歌中听出了父亲对地质事业的那份挚爱。野外的生活枯燥无味,几天下来刚来时的新鲜感荡然无存,生活条件艰苦,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日复一日重复工作。有一天我在帐篷里听到外面的喧嚣声,跑出去一看,原来钻机完工顺利的打出了地下水,许多周边的老乡们围在钻机周围兴奋不已,清澈的地下水喷涌而出,在阳光下映出一道道彩虹,孩子们在水下嬉闹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展开幸福的笑容,那种场景令我终生难忘,也终于明白爸爸为什么那么热爱地质事业,在我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长大后也要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我也慢慢的长大,在1990年,我真正成为一名光荣的地勘人,和爸爸一起工作在地质战线上。身在地质队,同为地质人,我和我所在的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我为我们甘肃煤田地质局的每一个大项目的圆满完成而心潮澎湃,我为我们地质事业的每一次跨越而欢欣鼓舞。有人问我,野外生活苦吗?很苦;累吗?可真累呀;放弃吗?绝不!我曾经对地勘事业的未来生活也产生过困惑,迷茫,是老地质队员们一次次地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我热爱我们的地质事业!我要对所有地质人的儿女们说:你们的爸爸所从事的事业很伟大。
多少次回想站在高耸的钻塔下,聆听着钻机的轰鸣声,那是世上最动听的乐章。伟大的地质事业。让我象一滴水融入了长江、大河,奔向浩翰的大海。在地质事业的大集体中奋斗,心灵获得充实,生命更有价值,同荣辱、共命运。如今为了陇原大地的繁荣昌盛,我们地质儿女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真正的地质队员,铮铮铁骨,真正的地质队员,耿耿正气。
有一种倒下,可以托起生命;有一种抉择,为人民点燃希望;有一种号召,可以振奋人心。我们熟知的全国劳动模范王学文、全国十佳队长林大扬、省优秀党员马永辉……。以及地质公司五加二、白加黑的忘我工作精神,都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翻开历史的画册,回顾创业的艰辛,我知道,我知道老一代地质人曾经丹心如火,壮思欲飞,我知道他们曾经雄姿英发、身手不凡……他们为地质事业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斑斓。
六十年的艰苦奋斗,六十年的坎坷征程,圆了地质事业跨越发展的振兴梦,谱写了地质事业再创辉煌的光荣史。展望未来,让我们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明天,去开拓更加壮丽美好的新事业。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献身地质事业!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因为地质事业的发展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