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局长信箱
首页地勘文化

“梦”的延续 ——写给奋斗在煤田地质工作一线的前辈们

时间:2017-03-16 15:28:48 浏览次数:0

   数十载的风雨历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这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则蕴含的是印刻在时代变迁大背景下的深刻回忆;六十多年的时间,经历过青春的前辈们逐渐老去;年轻的一代逐渐成长,承担起了建设祖国的重担。当我们再次翻看那些泛黄的老照片,看到我们祖辈、父辈们年轻时的模样,总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心情,让人感慨万千。是他们用汗水诠释了那代地质人的 “梦想”,是他们用行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我们一四六队的“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爷爷和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一样,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千里迢迢来到了大西北,扎根于此,支援当地建设。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为的是在祖国西北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热情与汗水,青春与执着,播种下自己“梦”的种子。记得小时候学过这么一篇课文,叫《我的理想》,课堂上老师问了我们所有的同学,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每个孩子生涩的答案中都透着希望。后来我问爷爷,您的理想是什么,爷爷若有所思的说“理想就是单位、就是家”。爷爷的“梦”没有课本里的那么宏大,没有别人口中的那么闪耀,现在想来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回答呢。为了这个梦,为了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地质情结,他们一待就是一辈子,一干就是几十年。这是属于他们的记忆,也是共和国几代人的记忆。煤田地质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哪里没人哪里钻”的行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的工作我想是再贴切不过了。简陋的环境、枯燥的工作、单调的生活,打造出了老一辈地质人坚毅的身躯,铸造出了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他们也曾悲伤过、气馁过,但是当他们眺目远方,看见那夜色的山麓中钻塔上闪烁着的点点火光在山谷中汇集成了一条金色长龙时,之前的那丝丝阴霾,也早已随之挥去,仿佛那耸立在山间的钻塔已经不是一台设备、一部机器那么简单,而是他们曾经那份理想的具体化,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坚持与执着。

梦想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梦想是什么?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当年那些和爷爷一样奋斗在地质一线的前辈们,为了自己心中那份豪迈的理想背井离乡,以单位为家,在西北的这片土地上倾注了一辈子的汗水与泪水,单位在他们的眼中就如同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一般。时光荏苒,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设备的更新换代,当年的那个“孩子” 现在已经如同巨人一般屹立在了这片他们曾经奉献了一生的广袤土地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他们,我的祖辈们有的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的虽然已经风烛残年,但仍然默默的关注着这个曾经让他们为之倾尽毕生精力的“孩子”;有的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新时期单位的发展增光发热。时光在他们曾经年轻的脸庞上刻下了岁月的烙印,但是却永远无法在他们那颗依然年轻的心上留下痕迹,是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理想,他们无愧于那颗年轻的心。

小时候由于家庭原因,我和爷爷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每次短暂的相聚,总会让我们爷孙两人格外开心,而最让我开心的事情就是窝在爷爷的身边,看着他云里雾里的吐着奇幻的烟圈,然后给我讲述那段属于他们的故事。那个时候的我还小,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我好奇在那些长满蒿草的荒山野岭中爷爷和他的兄弟们如何变戏法似的找到那些“宝藏”,我渴望看到爷爷口中那苍凉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戈壁,我想快点长大,拥有和爷爷一样坚韧有力的臂膀。就这样伴随着爷爷的故事,我渡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

时过境迁,现在的我也早已成为了一名地质人,继续奋斗在西北的这片土地上。或许,当年的爷爷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梦”“一四六队梦”,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这些后辈,一个属于他们的“梦”,一个让他们为之魂牵梦绕、甘于奉献一生的“梦”。如今,这个“梦”在祖辈们的细心呵护下交给了我们的父辈,而我们又从父辈的手中将它接了过来,延续着这个承载了我们一四六队几代人的“梦”。像是一场“梦”的传递,又是一次力量的凝聚。是祖辈们用坚韧刚毅的臂膀为我们架起了一条寻梦的路,而我们也坚信这个“梦”总有一天会在我们的手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