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局长信箱
首页地勘文化

煤田物探铸辉煌 ----记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煤田物探进展

时间:2018-04-18 15:38:00 浏览次数:0

    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自1975年建队以来,承担多个煤炭资源勘查物探项目,为促进国家煤炭工业建设在能源保障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在局正确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物探专业高科技优势,注重科学,力求创新,先后完成多个地震、电法勘探项目及科研项目。从陇东黄土塬区到河西沙漠戈壁,从陇中腹地到塞外高原,从构造简单区到大倾角复杂区,足迹遍布省内外,战严寒、斗酷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齐心协力,地勘市场创佳绩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地勘领域项目萎缩,经济发展处于低谷。本世纪初,随着国家部署的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地勘单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凭借多年积累的来丰富经验,紧紧地瞄准先我而行的宁夏煤炭资源大力开发的有利时机,牢牢地把握住宁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发展步伐,依靠技术、设备的优势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承揽了一个又一个大型地震勘探项目。2003年实施的第一个项目即“宁夏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梅花井井田二维、三维地震勘探”,设计合理、施工严谨、资料解释精度高、报告编制规范、地质成果可靠,获得宁夏煤田地质局的一致好评。此后,真可谓“一发而不可收拾”,诸如枣泉首采区、石槽村、红柳、枣泉11采区、金家渠、梅花井补勘、羊场湾等矿井采区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相继接踵而来。然而,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要承揽并完成这一个个项目,主要依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朴实作风。几乎每一个项目都由编制标书投标开始,继而编制专业技术设计、实施野外数据采集、竣工验收、资料处理与解释、编制专业技术报告,最后以评审报告而结束。为慎重起见,报告的评审往往都是由业主邀请国内煤田物探领域资深专家参加。完成的一件件报告没有一件不是一次评审通过的。这些井田首采区以三维地震勘探取得的可靠成果为依据,相继建立起一个个大型现代化矿井,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能源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12714日,在内蒙古维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矿区鹰骏一号井田三维地震勘探工程”招标会议。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从来自全国十多家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该项目合同款额3094.76万元,是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极少见的大型项目之一。技术设计采用10线10炮束状观测系统,叠加次数30次(纵向6次,横向5次),测区设计线束31束,控制面积37.38平方公里,物理点27100个。经过精心组织野外施工,精细解释三维数据体,认真编写专业技术报告,较好地完成了该项目。另外,在201357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枣泉煤矿1516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招标会议上,参加投标的有山东物测队、河南物测队、宁夏物化探院、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凭借标书分值最高而中标。回顾十多年来,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完成的地震勘探项目在宁夏地勘市场份额上占到了70%左右,可谓成绩卓著。

群策群力,黄土塬区出成果

陇东黄土塬勘探区,呈典型的塬、沟、梁、峁地貌,不仅黄土巨厚,而且冲沟极其发育,可谓地震勘探的禁区。针对黄土塬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较差的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等不利于地震勘探的诸多客观因素,起初,以沟谷弯线为主,即避开塬面及塬边半坡黄土厚不利于激发、接收的因素影响,沿自然形成的沟谷布置地震弯曲测线,经过施工,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为找煤阶段划分无煤区边界、确定含煤区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地质依据。后来,随着勘探阶段进一步提高,对煤层空间赋存形态的控制程度有了更高要求,即普查、详查阶段一般要求主测线、联络测线形成线距固定的规则测网,而弯线地震勘探在这一方面根本做不到。由此看来,直测线地震勘探势在必行。这就意味着,不能再像弯线地震那样避塬就沟,而是要遇沟下沟,逢塬上塬。然而,直测线地震勘探在黄土塬区的方法有效性问题能否解决?这是摆在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在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领导和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充分发挥每一位骨干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经过多次试验激发因素与接收因素,反复研究单炮记录,认真分析、对比叠加、偏移时间剖面,最终确定塬上激发井深一般为1012;组合井数56井,药量615公斤。也就是说在激发方面选取多井、深井、大药量因素。相应地,于接收方面单道选取了10个检波器串联组合检波;单炮接收道数192288道。同时,采用的观测系统叠加次数达到4872次。最终探讨总结出“多井组合激发、多检波器组合接收、高叠加次数”即“两多一高”的数据采集方法。从技术方法上基本解决了黄土塬地震勘探的有效性问题。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相继完成了“甘肃省灵台县南部煤炭资源普查、详查地震勘探”等12个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资金项目和“甘肃省灵台县安家庄井田首采区(一、二)三维地震勘探”等3个国有大型企业控股的采区勘探地震项目。

挖掘潜力,石油行业谱新篇

2010年和2011年两个年度,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主要组织设备和人员集中精力实施一批省基金项目(如甘肃省合水县罗合水东-宁县北煤炭资源详查二维地震勘探”)和地勘市场个别小型项目(如“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梧桐沟二维地震项目”)。尽管项目任务比较饱和,但是,为了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对省外市场项目从未放松,及时扑捉信息,先后承揽了“山西石楼西区块南部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项目”和“山西石楼西区块北部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项目”。依据石油地震规范采取(非纵)宽线3L1S240R方案施工,设计的纵向观测系统为2430-50-20-50-2430,单线接收道数240道(总接收道数240×3线=720道,道距20m,炮点距60m,覆盖次数40次(横向面元叠加形成40×3120次)。面对物探项目的日益增多,而专业技术人员显得更加不足,从施工管理到技术岗位人员的需求配置均出现“捉襟见肘”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充分调动每个一人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发扬“以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精神,顺利地完成这两个项目。经过这两个石油系统煤炭煤层气勘查项目的成功实施,在拓宽物探服务领域方面成功地迈出了新的一步。

凝心聚力,物探领域铸辉煌

勘查项目的最终成果要在勘查报告中充分体现出来,提交优质勘查报告是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始终的奋斗目标。虽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但技术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使提交的地质成果经得起检验,尤其是三维地震,对报告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总结反馈信息、充分研究验证资料、利用已知地质资料,精细解译地质现象,进一步提高解释精度。

多年来,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不仅在陇东黄土塬区的施工方法上有所突破,取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尤其是在靖煤公司各矿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精心组织野外施工,认真编制地震报告,不但取得了可靠的地震成果,而且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效果。矿方对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由起初的心存疑虑甚至封锁地质资料转变成了现在的完全信任,由原来的不屑一顾转变成现在的迫切需求(甚至主动找上门来),彻底扭转了对地震勘探成果不准确的陈腐认识,重塑了地震勘探在地勘行业新的形象,充分发挥地震勘探对煤层构造的控制作用,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2012年,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在物探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承担并完成物探项目十九个,创产值一亿八千万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重科学,力求创新,是党交给这一代人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巩固专业基础知识,钻研业务,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并应用于实际,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今后工作中,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正确面对已取得的辉煌成绩,继续发扬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挖掘潜力、凝心聚力的精神,为全队经济发展再跃上一个新台阶必将乘风破浪、砥砺前行。